您的位置:新聞資訊-致逸有料
2022-02-14
在當下住宅產品迅速更迭的時代,我們不應局限于“單體”,而是要用人居的視角,以建筑為載體、融合人與城市的關系,架構更為開放包容的生活場景。
2021年
在宏觀調控政策下
廣州舊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規劃化轉向精細化
舊改瞬時變為升格狀態
追求質量與速度的并重發展
換句話說
廣州的城市更新進入程序更嚴格
周期更長的慢速時代
在這樣的前提下
我們著眼沙步,以生活為重
堅持精研精筑的態度
提出打造未來灣區人居范本的方案
最終贏得了競賽
△上位規劃總平圖
面對用地原有現狀
強度高、用地碎、氛圍差、配套缺等特征
在解決問題的同時
如何與周邊發生關系
輸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項目?
△原始用地情況分析
帶著這些具體化的問題
我們提出了
共享&縫合的設計理念
社區即城市
共享一個大的城市公園
縫合公園里的垂直城市
探討社區與城市的關系
建筑與景觀的關系
意欲將公園環境融入城市日常
打造立體公園社區
△規劃主軸
△立體公園社區概念示意
△概念規劃方案
△公園里的垂直城市
遵循高效開發原則
多輪方案比選之后
我們依據
場地密度、功能性、底盤形式、戶型分布等因素
在數字邏輯精準地演算下
平衡多方效益
敲定了方案的可行性
△規劃推演過程
△融入城市日常的門戶形象
從城市到社區,從商業到住宅
我們以立體化的設計語言
試圖縫合城市
營造多維度的未來生活
在實現功能復合的同時
又可與周邊高效連接
△功能分布
△“8”字環連通所有城市開放節點
△入口效果圖
△商業街區部分效果圖
立面設計我們提出
采用大面積玻璃的窗體系幕墻設計
突出建筑的精致感與挺拔感
帶給外界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打造獨屬灣區的國際城市門戶
△窗體系,偽幕墻的立面設計
△住宅立面效果圖
深圳無疑是一座年輕的城市
但也是全國城市更新的先行者
早在1989年就有了舊城改造的概念
在新與舊的交替中
持續輸出活力打造理想之城
2019年更是成為灣區“C”位
城市定位隨之改變
塑造國際化與當地化并存的國際化都市圈中心
以改善為目的的新一輪更新浪潮也是撲面而來
位于區域南北景觀軸線上的
深圳皇崗項目便是如此
而我們恰好有幸參與其中
在私宅和新建住宅比約1:1的情況下
回遷與可售之間的流線分置
住宅與商業之間的功能分布
是項目最為關鍵的設計難點
△城市軸線分析
△回遷產品定位分析
在對城市周邊景觀價值及商業價值分析后
為均衡兩方利益
我們將項目看做一個群體形象
在不對稱的形態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
開放更多出入口
將地塊的限制條件轉換為加分項
承載著對區域美好生活愿景的期待
我們提出
“超級底盤之上的塔尖生活”的設計愿景
開放底層街區,打造標志性商業外立面
△底層開放街區設計策略
△鳥瞰效果圖
要實現包含多主題、多層次場所建造的超級底盤
我們不僅要攻克
高容積率下住宅與商業各功能的品質均好
還要切分明晰回遷與銷售產權間的流線分置
△商業部分規劃推演分析
△塔樓位置、高度與景觀視線的推演分析
在前期大量的規劃推演后
我們通過規劃形態進退關系加長商業界面
利用騎樓設置外擺空間
激活沿街及廣場商業活力
打造標志性商業外立面
釋放更多底層開放街區
增加互動景觀、微型綠地等開放場所
△以騎樓形式打造更宜人的街區尺度
同時將小區內部的居住、景觀、配套等向高空發展
設置架空層融匯貫通區域內外景觀
形成全方位立體景觀體系
優化空間布局,強調與城市空間的互動性
再定義老城區新風貌
打造更開放、更立體、更活力的綜合社區
△總平圖
△多維生活場景示意
面對多主題、多層次的場所建造
我們不僅針對流線焦點結合大型下沉廣場引入人流
創造適宜商業空間
另外,考慮到空間產權的屬性
在共享商業場景的同時
還設計了各自獨立的歸家動線
盡量平衡了多方利益及需求
△超級底盤流線分析
△歸家場景示意
作為區域未來發展的重要節點
我們希望通過塔樓充滿秩序感的城市界面
打造具有標志性的區域形象
為此,我們賦予了立面更多個性化表達
以錯動的體塊打造
具有標識性的塔樓形象及細部構造
在帶去充滿震撼力視覺效果的同時
希望通過這樣的塔尖居住場
示范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用我們的設計哲學
幫助在地居民實現城市化突圍
△體塊構成的立面體系
△過程版立面方案
*免責: 此文僅作為設計企業宣傳推送,設計資料僅作學術交流使用,不涉及商業營銷和要約,亦不代表該項目相關企業的任何承諾。
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668號
商業聯系: liyumeng@geedesign.cn
人事聯系: hr@gee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