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合式街區里的“巷”往生活
安亭新鎮以歐洲小鎮為原型,凝聚著理想生活方式與德式建筑理性設計的結晶,探索出獨具一格的小鎮生活方式,強調城市與人、城市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締造會生長的城市。
△城市肌理&地理區位分析
這里有小街區、密路網的圍合式街區形態,有帶有雙坡或四坡屋頂的建筑,街道蜿蜒,尺度宜人,功能豐富的活力交往空間。
△安亭新鎮風貌,源自上海萬科官微
但我們不甘心只做傳統的合院產品,于是在嚴苛的限墅政策下,在經歷了一遍又一遍的“推到重來”之后,于安亭掌心湖畔,設計以不同尋常的表達方式,打造了一個無可復制的低密產品-萊茵半島。
我們從用地開始進行研究,梳理邊界條件與間距控制的原則后,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整塊地不滿足高品質合院產品的情況下,根據限高邊界可將用地分為兩塊,容積率降低帶給設計以更多的可能性,也為空間關系留有余裕,最終形成涵蓋合院、疊拼、洋房的組團式集約化規劃布局形態。
△組合研究分析
作為萬科Co·life系列產品,項目用一種面向未來、回歸人性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城市化,并適應具體項目需求,提供生活解決方案。于本案中,包括歸途動線設計和生活中高頻發生的快遞和垃圾運輸等路徑和位置,為方便業主在規劃之初我們就已進行前置設計,做了大量的細節考量,只為在盡量不打擾業主的前提下滿足方便生活的需求。
△社區底盤流線分析
設計前期我們進行了大量的排布探究,最終選擇利用L形合院東西拼接的形制與南北向疊拼形成手拉手圍合組團,形成了“手拉手疊墅+L形合院”的基本組團模塊,有機嵌入安亭德式小鎮的城市肌理。
△標準組團的局部平面
街區的圍合,所形成的內庭空間既是半開放的公共空間,也是半私密的專屬空間。這也是我們在本案中做街巷的重點,將關注點轉移到私密性、半開放性與開放性的融合,將院墅空間與社區,體驗者與自然環境進行緊密結合。
△空間尺度分析
我們針對性的研究過3米、4.8米、5.5米等各種尺度街巷的感受,最終以人視角度為標準選擇了更為適宜的尺度,形成了從社區入口大門-組團門頭-街巷空間-入戶門頭的連續性且具有層次感的空間體驗,希望所形成的物質空間形態對社區環境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
設計將不同尺度的街巷道路適度轉化為院落空間,并把景觀要素點綴其中,通過塑造街巷的場景感讓人與生態自在融合,恰到好處的灰空間使得體驗感更加模糊與柔軟,引導居民在日?;顒又兄鲃咏涣鞣窒?,將傳統意義上的通道營造為流暢的慢行街巷體驗,重塑為構建鄰里關系的泛空間。
我們將細節體驗考慮到直至歸家的最后一刻,錯落非對稱的入戶門與轉角設計,在考慮美觀性的同時也兼顧了實用性、舒適性、私密性、便捷性等多種因素,這些都是設計細膩溫潤的體現。
△入戶方式過程研究
△最終版入戶方式
憑借著這股從項目伊始就堅守的"死磕精神",我們與甲方共探共創,歷經多個“回合”,整個空間場景營造出低密湖居該有的模樣。
△與甲方討論方案現場記錄
我們以極其簡約的材料種類通過巧妙的搭配運用,對于定制化的打樣仍然反復不斷的進行修正,再經過一次次的巡場比對與施工核驗,以鍛造一件藝術品的心境打磨著每一個細節。
△選材現場記錄
△雨中萊茵半島實景圖
最終,這種低調不張揚的震撼力在落地實踐中大放異彩。萊茵半島上這些舒緩雅致的畫面呈現一種特殊的高級感,行走在此地的人們會發覺眼中之景都不是灼眼的鮮亮,猶如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灰。
△色彩與肌理感的碰撞,顏色搭配與材質選擇
我們在材質的選擇上主張運用低飽和度的色系、搭配表面的顆粒質感,這組色調在場景之中相互制約、反差對比,在視覺上獲得一種自然的平衡,整個空間呈現溫馨祥和的意境。
湖泊、水岸、低矮的房子構成了萊茵半島低密棲息的居住模式和生活氛圍,在安亭新鎮找不到第二塊像這樣的地,而我們也十分有幸在這塊土地上打造出像萊茵半島這樣打破套路的產品,使其成為宜居且令人向往的社區。下期具體解讀營造技術干貨,敬請期待!
主創設計師
吳曼
袁穎
宮井強
王振宇
上海萬科萊茵半島
項目業主:上海萬科
項目地點:上海市嘉定區安亭新鎮
用地面積:79,267㎡
建筑面積:141,747㎡
建筑設計:致逸設計
產品策劃及研發:萬科上海區域萬晟能力中心
設計團隊:吳曼、袁穎、宮井強、王琦、王振宇、許力純、鄭昊、苑超、范寧寧
施工圖設計:上海中房
景觀設計:上海朗道
室內設計:香港俊佳、深圳LSD、上海牧笛(生活館)/上海牧笛(住區)
燈光設計:成都佐一
建筑攝影:行知建筑攝影
*免責: 此文僅作為設計企業宣傳推送,設計資料僅作學術交流使用,不涉及商業營銷和要約,亦不代表該項目相關企業的任何承諾。
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668號
商業聯系: liyumeng@geedesign.cn
人事聯系: hr@gee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