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氧氣之城遇上會呼吸的幾何樂園
鄭州,素有“綠城”之稱,最新政府報告更是提出,預計到2035年,“綠城”將變森林“綠都”。順應城市發展思路,在鄭州新鄭市南龍湖組團,有這樣一個區域,區域內交通便利,距離鄭州市區僅需30分鐘車程。周邊公共配套齊全,學校資源眾多,休閑配套豐富,醫療資源成熟完善,區域優勢十分明顯。
△地理區位分析
鄭州金地和樾春曉便坐落于此。好的幼兒園設計應該可以讓孩子們充分釋放天性,而孩子們天性熱愛自然,我們所追求的“自然天成”與區域發展思路又不謀而合。
我們有意帶給家長和孩子們一處可與外部環境自由交流的創智體驗空間,促進親子間的互動性與陪伴性,希望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能更好地探索自然的奧秘。
鄭州,本就是一座自然天成的“氧氣之城”,而我們則想要建造一座會“呼吸”的空間,友好的引入幼兒園周邊的自然景觀以及充沛的陽光。隨光影變換,感受自然賦予空間的無限魅力。
項目秉承“簡約抽象、親近自然”的設計理念,以大自然的蜂巢形態為基礎,進行抽象提取、變形、重構,衍生出八邊形母題建筑語言系統。以簡約的體量實現豐富的功能,八邊形的結構在滿足復雜功能的同時,又形成了相對獨立且依存共生的空間形態。
△概念分析示意圖
建筑主體主要分為三層,以近人尺度的廊下空間為引,將更多功能空間置于二層和三層。在營造具有參與感的新場景的同時,簡潔大方的八邊形建筑主體,又極大地提高了項目的昭示性。
△生成過程分析圖
設計以統一的建造語言,在體塊虛實穿插間強調空間的趣味性。結合場地中建筑之間的對位關系,廊下空間延續了八邊形的空間組織方式與建筑結構,被重新解構的廊下空間以豐富情景化的體驗給空間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遵循建筑、景觀、室內一體化的設計原則。在中庭的設計中,我們試圖創造一個樂享自然與生活的花園場景,以人為設計尺度,營造自然詩意的舒適空間。
△建筑、景觀、室內空間的邊界消弭
并以中庭作為中心,試圖消弭空間界限,實現室內外空間的共融共生。為幼兒園提供一個下沉的戶外課堂空間的同時,也為孩子們創造一處可釋放天性,尋找獨特自我的成長環境。
△戶外兒童樂園
同時,在曲面U型玻璃板的圍合演繹下,若隱若現的空間場景,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建筑內外空間的界限,在建筑序列中可以自然過渡、連接,使兩者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強調空間趣味體驗的完整性。
在立面設計策略中,我們延續了親近自然的設計理念,在簡約克制線條勾勒的造型中,選擇以鏤空的手法增加立面“呼吸感”。在虛與實、光與影的演繹下,也讓立面整體更顯輕盈通透。
△材料索引圖
在立面材料的選擇上我們反復斟酌,最終選擇了大面積竹木與細節金屬鋁板的組合方式,竹木天然的紋理簡約高級,自帶溫潤近人的屬性,給人一種回歸自然、清新淡雅的感覺,使得自然的氛圍得以延續并與之相融;金屬鋁板在細節處的點綴,在提升整體精致度的同時,更為項目增添了一份關于未來的想象。
△塔樓梯形窗節點
同時我們也十分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為避免???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其中運用最多的竹木,作為高耐戶外材料,是采用速生環保型材料,將其重組即可提高利用率。同時也可最大程度降低對幼兒園使用者,尤其是小孩子的健康隱患。
△竹木節點
主創設計師
郁俞
許力純
鄭州金地和樾春曉
項目業主:金地
項目地點:鄭州市新鄭市
幼兒園建筑面積:1084.92㎡
建筑設計:致逸設計
甲方設計團隊:楊濤、介巍、唐曉笙、胡巍、蔡苗苗
建筑設計團隊:郁俞、許力純、肖潔、陸文怡
施工圖設計:天友設計
景觀設計:水石設計
室內設計:墨設設計
照明設計:譜迪燈光設計
幕墻設計:弗思特幕墻設計
建筑攝影:明境建筑攝影
*免責: 此文僅作為設計企業宣傳推送,設計資料僅作學術交流使用,不涉及商業營銷和要約,亦不代表該項目相關企業的任何承諾。
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668號
商業聯系: liyumeng@geedesign.cn
人事聯系: hr@geedesign.cn